色先锋影音资源av,久草免费三级网,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市長余金富接受南方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以“海陸空”交通提速“產業振興”陽江要發展臨港經濟、灣區經濟
來源:陽江新聞網 時間:2025-03-13 10:13 【字體: 】 瀏覽量:-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發展產業,交通先行。陽江處于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城市群、海南自貿港等國家戰略的疊加地帶,是大灣區向西延伸的第一城,也是北部灣融入大灣區的先導區,區位條件優越。目前已初步構建“機場+雙高鐵+高速路網+億噸大港”的大交通格局,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陽江港可供10萬噸級貨輪進出,將實現3小時通達全國核心城市、2小時通行全省、1小時直達灣區,進一步拉近與大灣區乃至東南亞地區的時空距離,交通物流運輸十分便捷。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陽江市市長余金富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通過全國兩會的契機,更多為陽江發展鼓與呼,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對陽江乃至廣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陽江將深入實施“產業振興工程”,加快打造具有陽江特色的“4+4+X”產業體系,并將進一步發揮港口優勢,特別是腹地廣闊的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經濟、灣區經濟,著力促進港產城深度融合。

  產業躍遷,“四新”破局

  南方財經:你如何看待廣東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要性和優勢?陽江可以在其中扮演什么樣的重要角色?

  余金富:廣東背靠全球頂尖制造業生態圈和粵港澳大灣區科創高地,產業體系完備、創新能力較強,擁有制造業所有大的門類,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以及最具吸引力的廣闊市場、最充沛的人力資源和最優質的營商環境。特別是廣東處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匯點上,能夠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綜合優勢,粵東西北地區和廣大縣域存在的產業落差更是蘊含巨大潛力。

  陽江作為廣東的一員,近年來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不動搖,深入實施“產業振興工程”,加快打造具有陽江特色的“4+4+X”產業體系,與省的產業布局高度契合。陽江可以用好自身優勢,做好“四新”工作。

  鍛造“綠能之都”,打造產業綠色轉型的新路徑。堅持“風光水火氣核儲”多能齊發,加快綠色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突出加快海上風電資源開發,構建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為全省提供更加充沛的綠電資源。 

  抓好綠能示范產業園建設,探索“綠電直供園區”“風電+儲能”“綠電+智造”等新業態,為廣東工業零碳轉型提供陽江樣板。

  激活“海洋基因”,打造現代化海洋產業的新引擎。加快廣東(陽江)國際風電城建設,緊盯風電裝備制造關鍵環節補鏈強鏈,同步推進“一港四中心”建設,構建風場、裝備、創新、應用、服務全產業鏈。統籌推進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閘坡世界級漁港建設,出臺陽江市現代化海洋牧場及全產業鏈建設總體規劃,建設海水種業示范基地,推進風漁融合發展,打造“藍色糧倉”。以“南海Ⅰ號”海絲文化為核心,推動濱海旅游多元發展,激活文旅消費新場景。

  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產業動能轉換的新范式。在抓好支柱產業、傳統產業的鞏固和優化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豐富的綠電資源、生態資源和空域、海域等優勢,抓好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培育和壯大,加快布局低空經濟、綠色智算產業,推進深藍現代海洋牧場試點項目建設,發展壯大特色南藥和生物醫藥產業,搶灘布局新賽道,把產業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實。

  建強“載體平臺”,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新高地。持續推進國家高新區、國家級經開區創建,加快提升承接產業轉移主平臺能級,抓好特色園區、合作園區建設,聚焦產城融合完善園區生產生活配套,加強“反向飛地”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更好為產業集聚、企業發展提供支撐。

  聚力海陸空,造夢西海岸

  南方財經:2024年,陽江機場選址獲民航局批復同意,今年內力爭機場動工。陽江機場的建設對陽江有怎樣的意義?陽江又該如何準備好迎接交通升級后帶來的發展機遇?

  余金富:陽江機場的建設是我市構建與大灣區快速聯通的交通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陽江“海陸空”綜合交通體系的最后一塊拼圖,建成后將進一步拉近陽江與大灣區及周邊城市的時空距離,對于重塑陽江的區位價值,加快“融灣入圈”發展,更好承接大灣區輻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點具有重大意義。

  我們對陽江機場建成后的運用,特別與即將建成的廣湛高鐵協同聯動,帶動整體周邊發展作了深入的研究,重點突出依托“機場+高鐵”的集聚效應,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高標準開發建設空鐵新城,打造融灣新門戶,推動實現從“交通節點”向“經濟增長點”的轉變。

  聚力打造科創高地。發揮“機場+高鐵”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流動與匯聚,推動大灣區產業的技術研發機構、會議會展、金融服務等功能向陽江空鐵新城集聚。支持大灣區企業在陽江設立區域總部,發展壯大總部經濟。

  聚力打造物流樞紐。積極發展多式聯運,吸引航空物流、跨境電商等企業入駐,建設跨境冷鏈運輸體系,招引優質平臺企業在陽江設置區域分撥中心,打造智慧物流平臺,構建現代化空鐵港集運物流生態圈,打造西海岸物流樞紐節點城市。

  聚力打造高端制造業集聚地。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圍繞海工裝備、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裝備等領域引進中高端制造業項目,發展低空制造和智能家電、家居等綠色制造產業。

  聚力打造旅游康養勝地。以打造“海陵國際旅游島”為牽引,謀劃機場至海陵島旅游專線,提高旅客流轉效率,并結合陽江合山通用機場等,發展低空文旅等新業態。擦亮“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溫泉之鄉”等品牌,完善酒店、醫療等配套服務設施,多元化推進康養產業發展。

  南方財經:陽江港億噸大港建設已進入關鍵期,如何依托港口優勢發展臨港經濟,如何拓展RCEP成員國等市場?

  余金富:陽江港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廣東沿海地區性重要港口,也是陽江發展臨港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依托。近年來,我們聚焦推動陽江港建設億噸級大港,持續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已建成泊位29個,在建和待建泊位13個,泊位全部建成投產后設計年通過能力超1.18億噸。2024年陽江港吞吐量超4041萬噸、同比增長9.6%。特別是我們依托港口優勢,大力發展綠色能源與新型儲能、先進材料、裝備制造、五金刀剪、食品加工等臨港產業,2024年工業投資增長20.6%、增速居全省第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比全省高1.3個百分點。今年,我們將進一步發揮港口優勢,特別是發展腹地廣闊的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經濟、灣區經濟,著力促進港產城深度融合。

  高標準開展海陵灣經濟區規劃編制,完成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強化港產城整體布局,分圈層、有梯度推進灣區經濟發展;加強廣東(陽江)國際風電城、陽江臨港產業園區和陽江港規劃銜接,推進陽江港總體規劃修編。同時,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推進陽江港碼頭泊位和陽陽鐵路擴能改造、陽江港吉樹作業區鐵路等項目建設,爭取陽江港疏港鐵路和陽江港內河集疏運通道項目納入國家、省“十五五”規劃及綜合交通體系規劃,謀劃廣東(陽江)至海南海上客貨運通道,形成海鐵聯運優勢。

  重點做好推動產業提升。搶抓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車、陽江港大橋建成通車機遇,更好實施“港口+腹地”模式,加強承接產業轉移主平臺建設,加快陽江港吉樹片區和豐頭片區開發建設,聚焦“4+4+X”產業體系,引進和培育高科技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加強研發、銷售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布局,促進臨港產業整體競爭力加快實現躍升。

  今年,我們還將持續發揮陽江港對外開放的作用,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積極拓展RCEP成員國等國際市場,進一步提升對外貿易水平。

  一方面,加強企業對RCEP政策利用的培訓,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粵貿全球”等重點展會,引導加大風電整機、五金刀剪等產品出口至RCEP成員國,深化與RCEP成員國在綠色能源、高端制造等領域的合作。目前我們正在制定新的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政策,并將于近期出臺實施。另一方面,完善陽江港與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等聯動機制,探索建設“組合港”。深入開展跨境電商三年行動,加快推進跨境電商產業園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項目,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加強海外倉布局建設,提高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水平。持續推進“智慧口岸”建設,陽江港口岸擴大開放驗收工作,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推進“數字陽江”,打造營商環境3.0

  南方財經:陽江提出打造“成本洼地、服務高地”,2025年將在營商環境改革上推出哪些“升級版”措施?

  余金富:去年,陽江以“營商環境年”建設為抓手,構建營商環境“1+1+3+N”政策體系,推動出臺《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行政審批、要素市場化、投融資等領域推出一批符合市場需求和預期的改革舉措,新登記企業超1.3萬戶,經營主體活力充分激發,企業敢闖敢投的良好生態加快打造。今年,陽江將以“提升落實年”為工作主線,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進一步擦亮“效率陽江、服務陽江、誠信陽江”品牌。

  推動政務服務再升級。堅持對標大灣區先進城市,在制度創新、機制對接、標準銜接等方面加強全方位改革探索,加快構建與大灣區同標高的營商環境。深化陽江市政務服務中心“綜窗改革”,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機制,持續優化企業群眾辦事體驗。推行“審管聯動一網協同”改革,完善“容缺后補”審批服務機制,持續推動工程建設、市場監管、建筑許可等重點領域全流程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創新招標投標項目管理體制機制,不斷規范政府采購等公共資源交易流程,打造讓企業更舒心的市場環境、政務環境。

  推動法治建設再升級。落實《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加強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和拖欠企業賬款清償機制,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信用信息歸集共享。

  推動要素供給再升級。完善市領導掛點聯系企業和企業服務等制度機制,探索建立“首席服務官”制度,拓寬企業訴求反映渠道。深化金融領域改革,促進金融服務流程優化、模式創新。深入開展“節地提質”攻堅行動,逐步解決工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加強工業用地“標準地”“帶方案”出讓。開展廣東省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推進“數字陽江”二期規劃建設,加快構建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完善人才評價體系,推動產業人才供需對接。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