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市八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市委副書記、市長余金富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2024年,我們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工作要求,扎實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按照市委“433”工作安排,團結帶領全市干部群眾守正創新、苦干實干,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29.6億元、增長3.5%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7%、增速居全省第一
▲△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7.7%、增速居全省第三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9%
▲△工業用電量、港口吞吐量等先行指標持續向好
“融灣入圈”邁出堅實步伐
●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復制推廣事項落地率超97%、
居全省前列
●與珠海合作建成粵東西北地區首個“一照通行”平臺
●在深圳、珠海分別設立科創飛地和產業飛地,面積居全省
第一
●承接產業轉移主平臺獲省財政獎勵資金1.7億元
●陽江機場選址獲批
內外需求加速釋放
●爭取專項債券資金規模創歷年之最、增幅居全省第一
●126個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工業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36.5%
●發放各類消費券超1.6億元,帶動消費超14.2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新出臺房地產政策措施55條
●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和跨境電商交易總額增速分別居全省第二和第一
縣鎮村發展動力持續增強
●建立健全市四套班子成員“掛縣包鎮”等機制,出臺實施 40多個配套支持政策文件
●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試點工作落地實施,一批經驗做法入選
國家和省典型案例
●11個鎮、84個行政村納入第二批省典型鎮村培育名單
●3個縣(市、區)經濟增速快于全省、全市
●東城鎮、織乑鎮入圍全國鎮域經濟500強
●全部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20萬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粵東西北地區前列
良好生態加快打造
●構建營商環境“1+1+3+N”政策體系
●推動出臺《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新登記企業超1.3萬戶
●組建市投資促進局
●開展36場招商推介活動,一批10億元以上項目相繼簽約
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重要突破
●全省首家以應對國際綠色貿易規則為導向的綠能示范
產業園獲省支持、平穩起步
●海上風電建成裝機容量超600萬千瓦、居全國第二
●“陽江造”海上風電機組和安裝平臺遠銷越南等國家
●深藍現代化海洋牧場試點項目加快推進
●列入廣東省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支點城市
●成立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
國際知名度顯著提升
●“大灣區科學論壇”在陽江設立綠能產業科技創新分論壇
●陽江“綠能產業科創匯客廳”亮相第29屆聯合國
氣候變化大會
●榮獲“國際花園城市”稱號
●陽江青年在巴黎奧運會、殘奧會和世界技能
大賽等國際賽場上佳績頻傳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堅持制造業當家不動搖
●“4+4+X”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
●工業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均增長
20.6%、增速居全省前列
●166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60家
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陽江十八子入圍廣東制造業企業
500強
●10家企業品牌入選首批廣東老
字號
●省不銹鋼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正式
掛牌
●陽江抽水蓄能電站獲評中國電力
優質工程
●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
61.4%、增速居全省第一
堅持改革創新不停步
●一批高頻事項實現“全市通辦”
“零跑動”“視頻辦”
●一般產業類項目最快11個工作日
實現拿地到拿證
●“營商環境+12345”集成式
改革入選全國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入選廣東省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
試點
●陽江高新區入圍全國省級開發區
升級潛力百強榜單第3名
●兩大省實驗室順利進入運行期
建設
●省院士工作站實現零的突破
堅持強縣促鎮帶村補短板
●海陵島-陽西漁港經濟區入選
國家級試點
●特色產業園區數量居粵東西北
地區第一
●水產種苗和夏威夷果、生蠔等
農產品產量均居全省第一
●糧食總產量創近18年來 新高
●3個首批典型鎮入選省小城市
標準規劃建設中心鎮試點
●與省委金融辦聯動開展新型
城鎮化試點金融專項行動
●建成8條鄉村振興示范帶、
32條風貌示范帶
堅持經略海洋挖潛力
●預計海洋產業生產總值增長超
7%、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30%
●海上風電三山島300萬千瓦
項目全部核準
●海水產品總產量超112萬噸、
穩居全省第二
●陽江港大橋建成通車
●全市接待游客總人數超1485萬
人次、旅游總收入超155億元
●陽江港6個泊位建成,在建
泊位數量達12個
堅持優化環境提品質
●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鎮6個、
省級衛生鎮11個
●漠陽書院落成開放,太傅路
成功創建省歷史文化街區
●改造建設51個老舊小區
●建成三江島濱江公園
●鵝凰嶂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入選
省級綠美保護地示范點
●空氣環境六項污染物濃度連續
五年優于國家二級標準
●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
水質優良比例100%
堅持為民宗旨辦實事
●十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
●城鎮新增就業超1.8萬人,新增公辦學位
超1.2萬個
●江城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建成投用,陽春市
中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社保“鎮村通”服務網點實現全覆蓋,公建
村衛生站全部實現醫保聯網結算
●孤兒實現市級集中供養,市綜合養護院
一期、江城區養老院動工
●社會大局總體安全穩定
2025
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左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
▲△進出口總額增長2%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
奮力推動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
報告指出,提出上述預期目標,是落實省委對陽江“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重要要求的現實需要,也是基于經濟增長潛力和支撐條件,充分體現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決心和擔當。
▲△必須堅持干字當頭、實字為先,全面提升抓工作落實的質量和效能
▲△要堅持以改革辦法進一步加快優勢轉化步伐,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主動思變謀變求變
▲△要堅持以開放姿態進一步拓寬優勢轉化路徑,跳出陽江看陽江、站在發展前沿看陽江
▲△要堅持以創新思維進一步提升優勢轉化效能,加大解放思想力度
重點抓好十個方面工作
1 關鍵詞:有效需求
挖掘消費增長潛力
●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大宗商品消費
●豐富夜購、夜食、夜游等消費業態
●培育壯大數字、綠色、健康等新型消費
狠抓投資擴量增效
●確保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達700億元以上
●安排實施重點項目168個,全年完成投資513億元
●推進61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建設
●做好“十五五”重大項目編制工作
●更大力度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國債、
專項債券等資金
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
●高水平辦好第24屆刀博會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開展跨境電商三年行動
●加強海外倉布局建設
●提高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水平
2關鍵詞:西海岸重要支點
加快交通硬聯通
●推進25個重點交通項目建設,打造西海岸物流樞紐節點城市
●推動廣湛高鐵陽江段和陽信高速陽江段建成通車
●加快實現“鎮鎮通高速”
●力爭陽江機場年內動工
強化機制軟銜接
●積極對接融入粵港澳自由貿易合作
●加強與北部灣城市群、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聯動發展
●加強與廣東自貿試驗區政策聯動、產業聯動、創新聯動
●攜手珠海、中山、江門建立都市圈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
創新協作新模式
●探索“飛海”模式,與珠海協同打造“陸港島海”高效聯動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園
●創新“飛空”模式,以應用場景牽引低空經濟相關產業鏈落戶陽江
●深化“飛地”“反向飛地”模式,在大灣區城市設立更多研發、孵化、人才等基地
優化城市靚形象
●統籌融灣、向海及新舊城區銜接
●高標準規劃建設空鐵新城起步區
●高起點建設市民企業服務中心、文商旅步行街
●高質量保護和活化利用陽江古城
●擦亮“國際花園城市”招牌
3關鍵詞:“百千萬工程”
推動產業發展出色
●“一縣一策”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
●新增承接產業轉移項目45個以上
●儲備園區土地5000畝
●深入實施特色農業“雙十工程”
●打響“陽江海鮮”品牌,發展“陽江手信”經濟
推動環境建設出圈
●完成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
●統籌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和“三線”整治
●每個縣(市、區)高標準打造2 至3個連帶成片的風貌示范片區
推動典型塑造出彩
●力促典型縣鎮村建設在全省創優爭先
●抓好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
●高標準打造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
●積極創建全國、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選樹培育新一批典型鎮村
推動縣鎮村改革出新
●深化擴權強縣和賦權強鎮改革
●深化農村“三塊地”改革
●持續推廣農村綜合改革“四種模式”
●“一村一策”穩定和持續提升農村集體經濟
●開展好“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等工作
4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制度
●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
●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和拖欠企業賬款清償機制
●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
●深化市政務服務中心“綜窗改革”
●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機制
●推行“審管聯動一網協同”改革
●創新招標投標項目管理體制機制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深入開展“節地提質”攻堅行動
●加強工業用地“標準地”“帶方案”出讓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領域改革
●推進“數字陽江”二期規劃建設
5關鍵詞:新質生產力
推動科技產業互促雙強
●推動陽江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陽東經開區創建國家級經開區
●持續推進兩大省實驗室建設
●加快推進院士工作站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深入實施標準領航行動
做強做優支柱產業
●推動千億級產業強鏈補鏈延鏈
●抓好綠能示范產業園建設,延伸布局綠色氫氨醇產業
●積極拓展不銹鋼下游深加工產業和鋁鈦銅鎂等高端合金產業
●推動裝備制造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發展智慧農業等新業態
●推動百億級產業提速改造
●推進申報“陽江刀剪”集體商標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
●加快推進商業航天創新發射中心納規立項
●完成低空經濟發展規劃編制,發展試飛測試、低空文旅、低空制造等業態
●積極發展綠色智算產業
●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
●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強化產業鏈招商效能
●力爭簽約項目超80個、總投資超500億元
●大力支持存量企業增資擴產、做大做強
6關鍵詞:海洋經濟
大力發展灣區經濟
●高標準開展海陵灣經濟區規劃編制,強化港產城整體布局
●加強國際風電城、陽江臨港產業園區和陽江港規劃銜接
●推進陽江港總體規劃修編
●謀劃廣東(陽江)至海南海上客貨運通道
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做大做強海上風電、海工裝備、海洋漁業等重點產業
●力促7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動工建設
●大力引進軸承等關鍵環節項目
●加快集約化運維中心陸上運維基地建設
●統籌推進海陵島-陽西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閘坡世界級漁港建設
●出臺市現代化海洋牧場及全產業鏈建設總體規劃
●加快實施深藍現代化海洋牧場試點項目
●建設海水種業示范基地
筑牢海洋生態保護屏障
●深入實施海洋生態保護修復“五大工程”
●建立健全陸海污染聯防聯治機制
7關鍵詞:綠美陽江
推進植綠護綠擴綠
●全面落實林長制,推進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科學編制綠美陽江規劃
●加強縣鎮村綠化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確保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完成年度目標,空氣質量總體保持優良
●加快建設“無廢城市”
開展節能降碳行動
●加快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
●積極發展分布式光伏
●加快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建設
加快生態價值轉化
●動工建設現代林業三產融合項目
●探索“碧道+”產業新模式
●打造一批生態旅游精品線路
8關鍵詞:漠陽文化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加強紅色文化陣地建設
●加強漠陽文化整理推介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加快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力爭龍津路成功創建省歷史文化街區
●推動“南海Ⅰ號”參與聯合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建成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謀劃建設海絲文化博覽園
●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活態傳承
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建好用好市綜合文化中心等文化新地標
●加強文化英才和文藝生態培育
●繁榮發展基層公共文化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
●健全文旅產業發展政策
●推動濱海旅游多元發展
●規劃建設文化主題街區
●持續打造一批民俗游、文化游、紅色游、工業游等特色精品線路
9關鍵詞:改善民生
加強就業社保服務
●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和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
●落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以上
●完善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所,新增公辦學位超2600個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擴大本碩博教育規模
加快健康陽江建設
●推動醫防融合發展
●建強市級醫療高地
●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
●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
●科學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推進區域化集中養老改革
10關鍵詞:發展和安全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供給
●完善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
●加強公共安全系統施治
●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深入實施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和堤防達標加固三年攻堅行動
●抓好市應急預案修訂和應急演練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深化“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
●深入開展“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工作
●開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