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我們多年的難題終于解決,太感謝街道和社區了!”住在市區漠江路的居民梁七(化名)激動地說道。90多歲的居民梁奶奶也滿臉笑容:“采光變好了,以后能在門前曬太陽,巷道也通暢、安全了。”3月1日,江城區城北街道東源社區成功解決漠江路一處長期存在的違建房屋占用巷道問題,贏得居民贊譽,同時也為基層治理工作增添新范例。
據了解,被違建房屋影響的巷道寬4米,共有16戶人家。多年前因建房缺乏統一規劃,原本預留通行的巷道被一戶居民建房堵住。梁七介紹,這處房屋讓原本貫通的小巷被堵住了一邊,居民出入極為不便。更令居民擔憂的是,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進不來,存在不小的消防安全隱患。此外,違建房屋還影響了周邊房屋的正常采光。
為解決這一問題,該巷道其他15戶居民與違建房屋的屋主進行了長達3年的艱難協商。附近居民曾嘗試讓屋主的親朋好友出面斡旋,甚至提出補償屋主相關費用。可屋主數次反悔,導致雙方始終未能協商成功。
今年2月,城北街道東源社區黨總支書記周光賞聯合城北街道掛點領導介入調解。周光賞介紹,該屋主占用原規劃為公共巷道的位置,擴建約16平方米的水泥平房車庫,致使巷道堵塞,周邊居民通行困難,消防通道受阻。該巷15戶居民多年來持續向社區及相關部門反映,社區也一直關注并跟進處理該問題。該問題因涉及歷史遺留問題情況復雜,周光賞多次調解也一直未能徹底解決。
今年2月,城北街道和東源社區要求違建房屋屋主提供合法房產證或土地購買材料,屋主無法提供。周光賞和城北街道工作人員多次前往現場,與屋主及其親屬耐心溝通協商?!懊看挝叶己退麄冎v鄰里和睦的道理,從法律規定到人情道理,一點點做工作。”周光賞回憶。同時,駐村律師為調解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并起草相關協議,促進問題的進一步解決。
2月24日,經過整整一天的調解,周光賞及街道工作人員最終讓雙方達成了協議,周邊15戶居民籌集資金15000元補償違建房屋屋主并承擔拆除費用。3月1日,違建房屋主體被拆除,群眾紛紛鼓掌叫好,向社區干部豎起大拇指。這一問題的解決,消除了附近居民多年的心病,維護了社區的和諧穩定。目前,違建房屋除一面與另一棟居民樓相連的墻體未拆除外,已基本完成拆除工作。
城北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北街道是江城區常住人口最多的街道,面對人口多、事務多、需求多、糾紛多而工作力量薄弱的困難,城北街道黨工委堅持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民憂、民意、民情、民心,推行“四民”工作法,變“坐等案件上門”為“主動靠前調解”。2024年以來,城北街道共排查線索250多條,接待反映訴求的群眾2750多人次,化解矛盾糾紛240多宗。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