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市深化落實決勝‘123’、爭先‘百千萬’、實現‘十突破’工作要求,聚焦各項重點工作持續發力,以內外兼修夯實‘里子’、擦亮‘面子’,奮力推動陽春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新突破。”近日,陽春市委書記、市長李謙常表示,陽春市正深入學習貫徹中共陽江市委八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陽江市委“433”工作安排,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奮發有為推動陽春高質量發展。
探索新型城鎮化新路徑
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記者: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積極探索新型城鎮化新路徑,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請您談談在探索新型城鎮化新路徑、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方面,陽春市開展了哪些創新性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來將如何進一步推進?
●李謙常:陽春市堅持建城鄉、育典型、促共富,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提質增效,建成百越池橋等項目,形成市區兩江三岸品質空間片區重要節點規劃設計成果;典型鎮村培育建設穩步推進,首批典型鎮春灣鎮在特色農業發展、促進非遺活化利用等方面的成效和呈現的新氣象得到省委主要領導的肯定。
接下來,陽春市將錨定“爭做典型”目標,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力提速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一是大抓市鎮村建設。高標準提升縣城規劃建設水平,爭取成為省第二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推動春灣鎮按照小城市標準規劃建設中心鎮,其他典型鎮全面達到美麗圩鎮“1+4+7+9+N”建設要求,高標準打造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提升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提高鄉村規劃編制質量和實效,系統打造未來鄉村發展試驗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探索農村污水治理供排一體化建設新模式,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突出本土化、一體化、特色化推進農房微改造和風貌管控。
二是大抓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市直管鎮”改革試點,縱深推進春城街道、春灣鎮“市—鎮扁平化管理試點”。
深化農村“三塊地”改革,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持續實施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用好成立強村公司、村企合作、盤活閑置資源、“補改投”、聯農帶農等富農強村的巧招妙招,探索農村建設返租式酒店公寓、增加村集體和群眾收入的新模式,千方百計推動全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邁上新臺階。
強產業擴投資促發展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記者:著力塑造主導產業新優勢、加速布局新質生產力、增強產業平臺承載力、構建“四鏈融合”新生態是會議提到的重要內容。請您談談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陽春市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未來又有哪些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和目標?
●李謙常:陽春市堅持強產業、擴投資、促發展,深入實施“5+2”工業產業培育工程,推動亞洲制藥等10個項目動工建設,鐵騎重工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累計落戶工業母機項目39個,全部投產后產值超65億元。
接下來,陽春市將大力推動產業和科技相互賦能,不斷以新質生產力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注入新動能。
一是拼出主導產業“新圖景”。聚力完善“5+2”工業產業體系,推動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企業向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轉型,申報省先進材料特色產業園,推動工業母機產業集群加快發展,加快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智能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爭先新興產業“新賽道”。突出推動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光伏發電、獨立儲能等綠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協調推進廣東陽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二期核準工作,參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產業細化領域分工。
三是提升招商引資“新質效”。堅持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用好市投資促進中心,深入實施“拿地即動工”制度,提高項目落地率開工率。
四是塑造產業平臺“新優勢”。謀劃建設陽春空港經濟開發區,加強園區孵化載體建設,加快推進香洲·陽春數字制造創新服務中心建設,提升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能級。
五是激活科技創新“新引擎”。加快構建“創新平臺+技術改造+科技企業+人才培育”科技創新體系,為新質生產力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
全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記者:積極探索打造“未來鄉村”,推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接下來重要的工作方向。陽春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有哪些新探索、新成果?接下來有哪些新舉措?
●李謙常:陽春市堅持農文商旅體高質量融合發展,全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國最大的陽春堅果加工基地投產,春砂仁、陽春堅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居全省第一,鱖魚孵化苗種產量占全國總量的70%以上;杜鵑花海·陽春雞籠頂越野賽已打造成為“華南越野第一賽”,成功承辦廣東省龍舟錦標賽等活動,預計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總人數和旅游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4.6%、11.9%。
接下來,陽春市將依托全市豐富的自然資源,切實做好整縣推進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大文章。
一是做好以農興鄉村文章。加快培育八大精新特優農業產業,著力打造以春砂仁為重點的南藥、陽春堅果、鱖魚、生豬、絲苗米五大百億農業產業集群,突出發展“一藥一果一魚”產業,打造以春砂仁全產業鏈為核心元素的“嶺南生態康養谷”,建設高鐵門戶康養度假服務圈,力爭將蟠龍村打造成為廣東富美名村;實行陽春堅果“雙促”舉措,通過以銷售促加工、以加工促種植,做優做強陽春堅果產業;實施鱖魚產業“211”工程,申報“中國鱖魚苗種之鄉”。
二是做好以文賦動能文章。精心舉辦高流河墟、重陽古墟等民俗非遺文化活動,加強名人故居、紅色遺址、革命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利用,推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望鑄錢遺址公園規劃工作,加快建設市民族文化體驗館。
三是做好以旅增收入文章。持續推動凌霄巖風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項目,啟動漠陽江兩江三岸品質空間提升項目,加快發展山水融合旅游新模式,謀劃建設魚王石康養度假區,推動沙崗兒童公園、陽春圭崗溫泉生態康養項目等落地建設。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培育一批本土優秀鄉村網紅,推動農貨“進城”、消費“下鄉”。
四是做好以體聚人氣文章。走好旅游與體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精心籌辦雞籠頂越野賽,力爭打造成為具有陽春特色的國際級越野跑賽事,爭取承辦更多省級賽事,推動賽事“流量”轉換為文旅消費“增量”。
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民生
全心全意增進人民福祉
●記者:民生社會事業一直是市民關注的重點。請問陽春市在提升教育、醫療水平等民生社會事業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成果和亮點?未來還有哪些進一步的改善計劃?
●李謙常:陽春市堅持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實施“民生十大工程”,2024年城鎮新增就業2621人,完成目標任務124.81%;建成陽江市陽春高新職業技術學校等4個項目,新增公辦學位2280個,累計建成6個城鄉教育共同體;陽春市中醫院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春灣中心衛生院上榜“2023年度中國鄉鎮衛生院綜合競爭力榜單500強”;新增“長者飯堂”9家,全市17個村級慈善超市有效運營;深入推進綠美陽春生態建設,植樹總量占陽江市40%以上。
接下來,陽春市將堅持多辦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努力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一是提升民生“幸福指數”。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推進就業驛站、零工市場建設,創新建設省級人力資源綜合產業園。做好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辦好“三所學校”,與陽江職業技術學院謀劃共建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推動陽春一中附屬小學、春灣中學二期、陽春市第三中學遷建工程等項目建設;做強普通高中教育,與廣州美術學院謀劃共建藝術特色學校;做優職業教育,推動校企產教深度融合。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爭取陽春市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甲等醫院,積極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統籌“一老一小”政策供給和服務設施布局,推動建設春中、春南、春北片區敬老院,因地制宜發展醫養康養產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市綜合救助服務平臺建設試點工作。
二是提升生態“綠美指數”。以更足成色推動“擴綠”,突出抓好山上、山下、干線綠化,大力開展“我為陽春種棵樹”主題活動。以更大成效“減污”,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更強力度“降碳”,探索開展碳匯交易,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綠色生態城鎮創新示范建設工程。以更高質量“增長”,做大做強特色林果、林藥產業,謀劃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拓寬“兩山”轉化路徑。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