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八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部署,爭分奪秒、真抓實干,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再上新臺階。今日起,本報推出《學習貫徹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一把手訪談》欄目,邀請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圍繞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八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暢談新一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計劃、思路舉措等,進一步凝聚強大合力,推動陽江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敬請垂注。
聚焦改革開放推動全面深度“融灣”
“市委書記盧一先在市委八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所作的報告,站位高遠、思路清晰、內容豐富、措施得力,立足陽江實際,進一步明確了推動陽江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的目標和任務,讓人備受鼓舞、倍增動力。”江城區委書記李仕鵬表示,將把學習貫徹市委八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進一步謀深謀遠、落細落實,擔當作為、爭先進位,以“六個聚焦”為抓手,為陽江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作出江城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江城區將采取哪些措施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聚焦“軟硬聯通”推動深度“融灣入圈”?
●李仕鵬:去年,江城區堅持以改革發展激發新活力,不斷完善縣域產業發展動力機制、鎮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動力機制,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年”建設,實施招商項目“拿地即動工”改革,推動一批重點項目順利摘地并啟動建設。同時,緊抓珠海對口幫扶機遇,探索“飛地經濟”新模式,推進產業有序轉移。
下一步,江城區將緊扣“一點兩地”全新定位,聚焦“灣區所向、港澳所需、江城所能”,加快交通“硬聯通”步伐、提升機制“軟聯通”水平。一是打通交通設施大動脈。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加快廣湛高鐵陽江北站高鐵片區產業發展,全力配合陽江市推進西部沿海高速南聯絡線、空鐵新城、陽江機場建設。二是完善規則標準軟銜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復制推廣大灣區改革創新經驗,全流程打造與大灣區“同標高”的營商環境。三是推動產業協作加速跑。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鼓勵外貿企業參與國際展會、開拓國際市場、搶抓貿易訂單。主動承接產業有序梯度轉移,搶抓新一輪珠海高新區與江城對口幫扶協作機遇,共建產業合作園。
聚焦“百千萬工程”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記者:江城區在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有哪些可喜的成效,接下來將如何爭做典型、全力攻堅?
●李仕鵬:2024年,江城區全力抓城鄉、促融合,動工改造34個老舊小區和太傅路、河堤路老舊街區,太傅路獲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造了7條總長163公里的農房風貌提升示范帶。深入實施“512”行動,發動建筑央企推動25個項目建設,總投資8.8億元。
今年,江城區將抓好五方面工作,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邁上新臺階。一是抓好縣域發展,著力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五金刀剪特色產業集群、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照明光電產業集群。二是抓好城鎮提能,扎實推進埠場、雙捷美麗圩鎮和南排石灣村“三舊”改造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力爭龍津西路獲評省歷史文化街區。三是抓好鄉村振興,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全面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大力發展城西禾蟲、白沙鵝等農業特色產業,加快江城漁港經濟區建設。四是抓好城鄉融合,加快農村“三塊地”等改革,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推進農村集體留用地過渡性開發。五是抓好力量匯聚,持續開展“512”行動,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凝聚“百千萬工程”強大工作合力。
聚焦實體經濟推動現代產業集聚
●記者: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成鏈成群,江城區有哪些新思路、新舉措?
●李仕鵬:江城區堅持“產業立區、工業強區”,堅定不移壯大實體經濟,引導企業抓技改、上項目、擴產能,推動新興產業加速集聚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2024年,新投產項目20個、新動工項目16個。新引進項目64個,投資總額184.5億元,其中億元項目23個。
今年,江城區將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推動產業轉型,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加快打造“3+5+1”產業集群。一是狠抓項目建設。搶抓政策機遇,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積極謀劃今年省級、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加強專項債券、國債等方向的項目謀劃、儲備及申報。二是狠抓產業發展。推動五金刀剪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著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智能家電、激光增材、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中國廚房用品制造名城、廣東(陽江)百億激光光谷、陽江最大電商基地的步伐,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是狠抓招商引資。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常態化“走出去”招商,高質量“引進來”洽談,著力引進一批強鏈延鏈補鏈拓鏈產業項目。四是狠抓創新驅動。推進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加大“小升規”企業培育力度,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一批鏈主企業、頭部企業。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實施“博碩學士進江城”活動,支持企業申報設立博士工作站,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共建產業創新中心。
聚焦文化建設推動文化事業繁榮
●記者:全會提出,要突出地域特色建設文化強市。江城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接下來將如何助力我市提升海絲名城影響力?
●李仕鵬:近年來,江城區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任務目標,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精神文明有機融合,連續兩年成功舉辦江城逆水龍舟大賽,不斷充實提升歷史文化街區內涵,成功舉辦“鼉城行大運”以及“徒步古城”體驗日活動,積極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創建、文明實踐,著力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接下來,江城區將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傳承弘揚好歷史文化,做大做強文旅產業,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一是抓好文化事業發展。加強理論武裝,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管好守住各級各類意識形態陣地,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陣地,為江城現代化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二是抓好文化傳承發展。加強逆水賽龍舟、陽江風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擦亮關山月、蘇天賜等文化名人品牌,弘揚書畫、詩詞、楹聯等傳統文化,持續推出江城優秀文化成果。三是抓好文化產業發展。加快建設中國關山月國畫村,高質量辦好“逆水賽龍舟”“鼉城行大運”等活動賽事,搭建更多優質文藝文化資源匯聚、交流、轉化的平臺,統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做好農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加快構建適應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生態圈。
聚焦民生福祉推動安全穩定發展
●記者: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諧之本。江城區在發展民生社會事業,強基強能維護社會穩定上,將采取哪些行動?
●李仕鵬:一是用情用力惠民生。辦好十大民生實事,多措并舉促進高質量就業創業,加快建設江城第一中學二期項目和區養老院,謀劃推動江城區人民醫院二期項目建設。二是凝心聚力添綠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實施綠美江城“六大行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植綠增綠擴綠,建設鄉村古樹森林公園和城郊休閑公園,探索發展林業經濟林下經濟,拓寬生態價值實現路徑。三是不遺余力保安全。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抓實抓細安全生產和災害防范應對,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江城平安江城。
聚焦黨的領導推動全面從嚴治黨
●記者:市委決定,把今年定為“提升落實年”。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全面提升抓工作落實的質量和效能上,江城區將采取哪些措施?
●李仕鵬:主要是抓好“四個力”:一是聚焦政治建設,凝聚向心力。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強化理論武裝頭腦,錘煉堅強黨性、堅定理想信念,推動廣大黨員切實做到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聚焦組織建設,激發戰斗力。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深入推進實施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基工程行動計劃,堅持“書記抓、抓書記”,突出責任落實抓牽引,持續推動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建設,爭創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區。三是聚焦人才建設,打造支撐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正確導向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建立健全干部選拔任用長效機制,激勵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大力選拔在重大斗爭實踐中擔當實干、表現突出的干部。四是聚焦作風建設,提供保障力。堅持系統施治、標本兼治,嚴厲正風肅紀,常態化推進基層正風肅紀反腐行動。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保持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狀態,敢想敢干、敢闖敢試,運用好督查考核機制,形成工作閉環,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實。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