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先锋影音资源av,久草免费三级网,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陽東區:大八鎮珠環村“拆舊建新”,統一建設嶺南式民居
山旮旯里冒出“別墅村”
來源:陽江新聞網 作者:劉再揚 時間:2024-12-09 09:33 【字體: 】 瀏覽量:-

  在遠離陽江市區的一隅,陽東區大八鎮珠環村委會珠一村悄然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美麗篇章。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小山村,如今已成為山區新農村建設的明珠。14幢別墅以統一規劃、嶺南建筑風格的新姿,提升和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村莊整體面貌和發展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

  村民集體決定拆舊村建新村

  記者近日深入珠環山區,探訪這一蛻變的奧秘。三面環山的小盆地內,新落成的珠一村宛如一顆鑲嵌其中的寶石,熠熠生輝。步入新村,寬敞整潔的巷道讓人眼前一亮——兩條6米寬的主巷道,數條5米寬的豎巷與3米寬的橫巷交織成“井”字形路網,小汽車有序停放,與14幢嶄新的2.5層別墅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畫卷。

  走進村民容雁翎的家,一個名為“小院時光”的美麗庭院映入眼簾。門前空地精心布置,花卉與河石巧妙點綴,營造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氛圍。村民們圍坐在稻草傘下,品茶聊天,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幸福寫照,更是整個珠一村文明幸福生活的縮影。

  “主要是我們把握住了政府推進鄉村振興的契機,加上村民的眼界與觀念得到了提高和改變。”珠一村村民小組長岑敘球說,改革開放后,不甘落后的珠一村人先后外出經商和務工,在各地拼搏的過程中,村民們留意到,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農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

  2019年春節,外出經商和務工的村民返回珠一村與鄉親們一起歡度節日,230多名村民歡聚一堂,共話家鄉建設大計。當時,全村只有26座破爛的泥磚屋,還有雜亂的豬舍和牛舍,村里的衛生也不好。針對村里的現狀,大家集體出主意商量如何改變家鄉的面貌。

  “珠一村是我們的根,為了子孫后代著想,我們應該將全村的泥磚屋以及雜亂的豬舍和牛舍整體拆除,然后平整土地,做好規劃,重新建設。”外出村民岑文愛、岑敘才提出了大膽的構想。

  “萬萬不可,祖宗留下來的祖屋,怎么可以拆?”有人表示反對。

  “我們村的巷道豎巷2米,橫巷1米,小汽車開不進來,無排污下水道,已經和現代人的生活環境不適應了。”從事傳媒工作的村民岑自洪說。

  村里的年輕人一致認為,珠一村太破舊了,拆舊建新很有必要。

  “我們經過詳細調查了解到,全村26座泥磚屋,每座占地102平方米,加上牛舍豬舍和宅基地,全村可用于建設用地8000平方米。”會上,岑自洪對建設新村方案進行了說明,珠一新村規劃建設42幢經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門面且具有嶺南建筑風格的2.5層高別墅,每幢占地面積72平方米,每幢別墅讓出的30平方米用于拓寬巷道。

  經過充分醞釀,全村人達成了共識:拆舊村建新村。

  統一規劃建成嶺南式別墅村

  動員起來了,村民、外嫁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上山下鄉到珠環的廣州知青共捐資11萬元。珠一村利用這筆資金,完成了村子的“除舊”工作,把村場全部平整好。

  村里逐級向珠環村委會、大八鎮委鎮政府匯報了建設新農村的計劃。大八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珠一村的重建工作,把珠一村作為打造特色村來抓。鎮里協調陽東區有關部門組織人員進村詳細了解村莊的情況后,派出技術人員指導珠一村做好整體規劃圖、地下排污生化池設計圖,并提供房屋設計圖供參考。

  經過討論商量,全體村民一致同意建設統一門面的嶺南式別墅民居。政府安排了150萬元用于村子巷道硬底化、雨污分流管道及生化池工程,建設村文化室(含公共衛生間)和村小廣場。

  2021年3月,珠一村舉行首期新村建設啟動儀式,10戶村民率先按照規劃建房。村文化室和村小廣場同步建設。

  如今,寬闊平坦的道路連接著家家戶戶,山泉水入戶,排水系統暢通無阻,為村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此外,還增設了文化活動場所、健身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記者采訪當日,正在村里建房的外出珠海務工人員岑自德說,村子將舊村拆除重新規劃建設高起點、統一門面的新農村,這步棋走對了。每戶建2.5層,大多農戶承擔得起,也避免了建高樓的攀比。此外,為村民留有空地,有錢先建,資金未到位緩建,為村子今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珠環河從珠一村旁邊流過,原生態風光優美。村干部告訴記者,珠一村整體重建后,生活條件極大改善。每個周六晚上,村子燈火通明,外出人員回村與鄉親們一起唱歌娛樂,十分熱鬧,充滿煙火氣。曾到珠環下過鄉的廣州知青計劃出資在村文化室二樓建設知青驛站,定期返村休閑度假,品嘗原生態農產品。珠三角一些游客駕車來游玩時,計劃租借村民新房作為民宿,享受清新的山風、甘甜的山泉水與有機農產品。下一步,村里計劃引資發展旅游產業,實現產村融合,將山村建設得更加美麗。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