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各單位:
《陽江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2021—2025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反映。
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7月15日
陽江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
(2021—2025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辦〔2020〕23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21〕3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環境。2021年開工改造3個老舊小區,形成全市改造示范項目;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有條件的縣(區)力爭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需要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二、改造范圍
縣(市、區)城(城關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適當支持將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納入改造范圍,比例不得超過改造任務的15%。計劃征收拆遷和納入棚改范圍的小區(獨棟住宅)不在改造范圍。符合要求的國有企事業單位自建或混建、軍隊所屬城鎮老舊小區,按屬地原則納入改造范圍。
三、改造內容
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主要改觀小區面貌、改善房屋功能、改造基礎設施及改優居住環境等方面內容(內容和標準詳見附件),主要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類:
(一)基礎類。為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內容,主要是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區內建筑物屋面、外墻、樓梯等公共部位維修等。其中,改造提升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包括改造提升小區內部及與小區聯系的供水、排水、供電、弱電、道路、供氣、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類、移動通信等基礎設施,以及光纖入戶、架空線規整(入地)等。
(二)完善類。為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內容,主要是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小區內建筑節能改造、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等。其中,改造建設環境及配套設施包括拆除違法建設,整治小區及周邊綠化、照明等環境,改造或建設小區及周邊老舊設施、無障礙設施、停車庫(場)、電動自行車及汽車充電設施、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文化休閑設施、體育健身設施、物業用房等配套設施。
(三)提升類。為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立足小區及周邊實際條件積極推進的內容,主要是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改造或建設小區及周邊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衛生服務站等公共衛生設施、幼兒園等教育設施、周界防護等智能設施,以及養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潔、便民市場、便利店、郵政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等社區專項服務設施。
四、改造計劃及實施步驟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分年度按計劃組織實施:2021年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試點;2022年完成改造項目的20%;2023年完成改造項目的25%;2024年完成改造項目的30%;2025年完成改造項目的25%。
(一)開展底數摸查。2021年要對照城鎮老舊小區的認定標準,進一步摸清既有城鎮老舊小區底數,建立項目儲備庫。將本級統計情況報市城鎮老舊小區辦公室,為編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和年度改造計劃奠定基礎。
(二)編制改造規劃和年度改造計劃。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制定陽江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工作目標及年度計劃。各縣(市、區)要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城市更新進行統籌謀劃,研究適合城市發展需要、可納入年度計劃的項目準入機制;按照“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的原則制定本級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和年度計劃;要區分輕重緩急,在財力評估、群眾意愿調查等基礎上,明確改造小區清單及其現狀問題、改造內容、責任分工、財政預算安排等,合理確定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要與養老、文化、教育、衛生、托育、體育、郵政快遞、社會治安等相關設施規劃,電力、通信、供水、排水、供氣、廣播電視等相關設施管線改造規劃,以及居住社區補短板、綠色社區、綠道、碧道等建設計劃相銜接。
(三)開展改造項目試點。2021年動工改造的江城區荔枝園小區、江城區神農街小區、江城區馬洲西小區3個城鎮老舊小區為我市試點項目,重點探索建立統籌協調、存量資源整合利用機制和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及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流程和部門分工,基本形成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
(四)組織項目實施。2022—2025年結合全市城鎮老舊小區底數摸查情況和改造資金計劃,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和基本建設程序,按年度常態化推進相關改造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協調。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市級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統籌協調機制,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具體承擔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工作責任,市有關部門(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詳見附件)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相關工作。各縣(市、區)建立以政府主要負責人牽頭的統籌協調機制,成立專職工作機構或工作專班,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推進。二是壓實工作責任。建立“市縣統籌謀劃,鎮街組織實施,社區參與落實”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機制。市(縣)人民政府要承擔當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主體責任,做好統籌謀劃,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好各項配套支持政策,調動各方面資源抓好組織實施;街道辦事處(鎮政府)負責組織協調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推進小區物業長效管理;社區居委會要全程參與老舊小區改造與管理具體工作。三是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完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督導檢查機制,確保目標任務、政策措施、資金籌措、工作責任落到實處。建立完善日常巡查和月通報制度,組織開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績效評估。
(二)動員居民參與。堅持“共同締造”理念,變“要我改”為“我要改”,采取“菜單”方式為居民提供“點菜式”征求意愿服務。建立和完善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機制,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統籌協調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產權單位、物業服務企業、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會志愿者等共同推進改造工作。完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服務功能,搭建溝通議事平臺,利用“互聯網+共建共治共享”等線上線下手段,促進形成共識,引導居民了解、參與、監督改造,鼓勵群眾為社區改造獻計獻策、出工出力。
(三)加快項目審批。要結合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精簡改造工程審批事項和環節,構建快速審批流程,積極推行網上審批;組織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城管等有關部門及專業管線單位開展聯合審查,聯合審查通過后實行并聯審批,由相關部門按要求辦理立項、規劃、用地、資金撥付等手續。執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21〕3號)有關規定,對不涉及土地權屬變化的項目,可用已有用地手續等材料作為土地證明文件,無需再辦理用地手續。不改變建筑面積、總高度、層數、外立面,且不影響建筑安全的項目,可免于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對不涉及建筑主體結構變動的低風險項目,實行項目建設單位告知承諾制的,可不進行施工圖審查。改造項目竣工后,實行項目建設組織實施單位牽頭,街道(鎮)、社區、業主委員會(居民代表)和設計、施工、監理、管線設施設備等專業經營單位參與聯合驗收。
(四)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鼓勵各地積極爭取中央和省補助資金,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按照“?;尽钡脑瓌t,重點支持基礎類改造內容。中央和省補助資金重點支持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可以適當支持2000年后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但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限定年限和比例。各地要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給予資金支持,可納入國有住房出售收入存量資金使用范圍;要統籌涉及住宅小區的各類資金用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爭取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籌措改造資金,嚴格落實資金投向和使用要求。省、市政府會安排資金支持,視各地工作開展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獎補。
(五)加大宣傳力度。各地要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意義、方法步驟和工作成效,大力宣傳優秀項目、典型案例,引導形成社會各界支持、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要準確解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措施,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著力引導群眾轉變觀念,變“要我改”為“我要改”,形成社會各界支持、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
附件:1. 陽江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改造標準表
2. 市有關單位在陽江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的職責分工
附件1
陽江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改造標準表
附件2
市有關單位在陽江市城鎮老舊小區
改造中的職責分工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