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先锋影音资源av,久草免费三级网,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陽春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來源:陽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時間:2025-02-06 11:52 【字體: 】 瀏覽量:-

——2025年1月15日在陽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次會議上

  陽春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尹慶強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全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計劃草案,請予審議。   

  一、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4年,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省委主要領導到陽江陽春調研的指示要求、陽江市委“433”工作安排,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決勝“123”,爭先“百千萬”,實現“十突破”,推動經濟穩中向好,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的步伐。2024年,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73.09億元,同比增長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5.65億元,同比增長11.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7.71億元,同比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24億元,同比增長1.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58億元,同比增長6.2%。

  (一)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壯大縣域經濟

  2024年全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2.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67.5億元的107.8%。其中,省道S539線陽春大道至廣湛高鐵陽春東站段新建工程等2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2.5億元的110.8%;陽春市北河水庫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等20個陽江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18.25億元的101.7%;鎮級水廠給水管改造工程等18個項目完工。

  (二)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提升產業競爭力

  園區建設提質增效。預計陽江陽春產業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承接國內外投資2000萬元以上轉移項目11個,完成省下達的承接轉移項目任務的110%。新引進項目15個,其中工業母機配件生產制造項目3個。新動工亞洲制藥、天芯電子等10個項目,新投產鐵騎重工、韻圖五金等10個項目。園區道路、綠化等環境提升工程完工,馬水片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及污水收集主管網建設項目建成并試運營。

  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推進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26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專項資金獎補,陽春新鋼鐵、新興鑄管、凌霄泵業等7家企業獲得省、陽江市2024年先進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企業技術改造)共計3267.52萬元。推動企業綠色化轉型,一片天醫藥、科立鑫等5家企業參加2024年節能診斷服務,廣東杜高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清潔生產申報工作。開展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4家企業獲得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組織1家企業申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結合技改項目以及企業實際數字化情況,9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三)“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扎實推進,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特色農業產業蓬勃發展。嚴守耕地紅線,守牢糧食安全底線,農作物種植面積、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略增,預計農作物種植總面積152.11萬畝,同比增長1.95%,糧食作物種植面積77.65萬畝、產量28.81萬噸,分別同比增長0.8%、4.5%。畜牧業生產發展平穩,預計全市生豬出欄159.63萬頭,同比增長1.6%。漁業生產穩中向好,全市漁業總產量36950噸,同比增長4%。建設鱖魚苗標粗示范場1個,啟動“中國鱖魚苗種之鄉”申報工作。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取得新突破,夏威夷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蠶桑、絲苗米、檸檬、茶葉4個陽江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扎實推進。

  市政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廣湛高鐵陽春段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陽春東站站房開工建設。陽信高速陽春段全速推進。省道S539線陽春大道至廣湛高鐵陽春東站段新建工程加快建設,路基工程量完成90%。陽春產業轉移工業園產業集聚地連接樞紐工程配套建設項目的陽春北高速出口完成改造。陽春市管網及水系整治工程完成總工程量約92%。河西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工程管網部分完成工程量約90%。百越池橋建成通車,城云南路(一期)建設工程完成總工程量約85%。抓好信息化建設和通信保障工作,建成5G基站534座,完成全年建設指標的152%。

  鎮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扎實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陽春市Y136線石望至天堂交界段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建設。實施農村公路“路長制”,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和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工作。推動美麗圩鎮建設債券項目(第一批、第二批)建設,“美麗圩鎮”建設項目一期總體完成工程量的86.34%。持續做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評估監督工作和農村環境整治工作。

  (四)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打造陽春品牌

  市場消費活力持續釋放。成功申報第一批省級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縣,發放消費券600萬元,拉動消費2090萬元。成功舉辦陽春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成果展暨2024年陽春市年貨節活動、2024年陽春市中秋、國慶汽車展銷會等促消費活動。

  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取得新突破。以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加快構建“一核一帶兩心六組團”旅游發展格局,打好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組合拳”,有效拉動文旅經濟增長。2024年全市預計接待游客233.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6%、11.9%。不斷豐富文旅產品供給,成功舉辦高流河墟、重陽古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主辦或承辦杜鵑花海·陽春雞籠頂越野賽、廣東省龍舟錦標賽、廣東省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陽江·陽春站)等大型體育賽事。體育事業取得新突破,陽春籍運動員郭清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奪得銀牌,實現陽江夏季奧運會獎牌“零”的突破,麥建朋在巴黎殘奧會奪得金牌。大力發展“影視+旅游”新業態,引進《韋馱門》等影視制作團隊在陽春取景拍攝。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培育春砂仁等八大精新特優農業產業,春砂仁、陽春堅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居全省第一。大力發展鄉村游,崗美鎮、春灣鎮被認定為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鎮(入庫級),崆峒巖景區、高村鄉村旅游區、潭簕紅色展館旅游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合水鎮高河村被評為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陽春DS溫泉度假酒店、陽春市雞籠頂半日閑山舍民宿分別被評為金品級鄉村酒店、金宿級鄉村民宿。

  (五)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激發市場活力

  招商引資精準發力。認真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組建招商引資工作、“融灣入圈”工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三支突擊隊”,積極探索“反向飛地經濟”合作模式,加強與珠海市香洲區對接合作,開展精準招商,成功舉辦或參加陽春市·香洲區高質量發展聯合招商推介會等10場重點招商活動。簽約上海海神機器人項目等產業項目34個,計劃投資總額201.46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4個,10億元以上項目6個,超額完成陽江下達的全年任務目標。深入實施“拿地即動工”審批制度,推動項目早動工、快推進、早投產。

  營商環境全力優化。不斷優化市場準入準營,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加強開辦企業專窗和智能服務平臺建設,設置“一窗通取”專窗,實現企業開辦和取件環節精簡至2個環節,更大力度推動開辦企業“一網通辦”、“一次辦好”。不斷增進辦稅繳費便利,持續拓展導稅分流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持續推進“網上辦、線上辦、掌上辦”,實現96%以上涉稅繳費事項“一次不用跑”。持續抓好各項惠企便民措施落實,扎實推進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促進“個轉企”等工作,深入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大力支持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六)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構建綠美生態格局

  持續聚焦“藍天、碧水、凈土”領域,全力推進污染防治三大保衛戰,中朗、河口鎮兩個國考斷面和15個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均達到Ⅲ類水質考核要求,完成崗美鎮生風河等5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9.7%,超額完成陽江下達的任務目標,完成陽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編制;全市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保持穩定。推進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陽春新鋼鐵超低排放改造項目。21家單位獲評陽江市“無廢細胞”。全力實施綠美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完成林分優化3.16萬畝,森林撫育5.46萬畝。強化古樹名木保護,開展古樹保護巡查156場次。開展“城鄉黨建雙聯雙促”活動,帶動社會各界植樹21萬多株。

  (七)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強化經濟支撐

  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全市44家企業進入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推動科技創新平臺促建工作,陽春晟澤機械等5家企業申報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陽春海螺水泥等6家企業通過2024年陽江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香洲對口幫扶陽春孵化器順利掛牌,香洲·陽春數字制造創新服務中心加快建設。強化科技人才支撐,設立陽春市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縣域創新基地,45名新一輪農村科技特派員幫扶農業農村創新發展。

  (八)民生福祉持續增進,提升生活品質

  統籌推進民生事業。2024年全市納入低保救助共12266戶28630人,發放低保金1.5億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348人次。開展“南粵春暖”等就業專項活動,舉辦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共46場,城鎮新增就業2621人,完成陽江市下達計劃的124.8%。建成陽江市陽春高新職業技術學校、石望鎮中心幼兒園新園等4個項目,市第二中學恢復初中辦學,全市新增中職學位2000個和公辦幼兒學位630個、初中學位1650個。陽春市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通過省級評審,市中醫院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春灣中心衛生院上榜“2023年度中國鄉鎮衛生院綜合競爭力榜單500強”,省衛生鎮實現全覆蓋。提升社會治理水平。陽春市獲頒平安廣東建設最高獎“平安鼎”,2個鎮、11條村入選省鄉村治理示范鎮、村名單。穩步推進依法治市。陽春市在2023年度法治陽江建設考評中位列建制縣(市、區)第一名。

  2024年全市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受外部大環境影響,部分行業恢復緩慢,地區生產總值比預期目標低2.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預期目標低3.7個百分點。二是固定資產投資面臨存量不足、增量不多、有效投資接續不暢的挑戰。缺少大項目支撐,固定資產投資整體疲軟。

  二、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

  2025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相關約束性指標完成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為完成上述發展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項目有效投資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總投資345.07億元的60個市重點項目建設,力促省道S369線陽春圭崗至信宜思賀百涌段公路工程等30個重點項目動工建設,自來水廠配套供水管網升級改造等11個在建項目加快建設,電網基建建設項目等19個重點項目建成,力爭全年完成投資86.48億元。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及早、有序謀深做實項目,積極爭取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等政策資金和國家指標。加大資源、資產處置力度,充分活用資源要素支撐項目有效投資。推進土地要素配置向重點項目傾斜,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土地,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

  (二)大力推進制造業當家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持續做好擬培育上規企業的跟蹤協調服務工作,落實企業上規獎勵政策,精準幫扶企業升規。推動博能燃氣、信德等企業項目動工建設,力促15家工業企業“小升規”,持續推動企業邁上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持續推進“5+2”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新引進的高登數控、博德特智能裝備等項目供地并實現“拿地即動工”,使項目早落地早建設。全面提升園區承載力。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力促潭水片區(一期)污水處理廠、高新區區塊四(擴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動工建設,謀劃建設集住宿、娛樂、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吉片區商貿綜合體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全力抓好招商引資。持續圍繞構建“5+2”產業體系統籌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好市投資促進中心作用,建強“三支突擊隊”,用好省直單位縱向幫扶、珠海市香洲區橫向幫扶協作力量,加強陽春市投資環境宣傳推介,做好企業考察跟蹤服務,力爭全年簽約項目32個、投資總額超200億元。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加強數字建設,充分發揮珠海市香洲區在“一網統管”建設方面的經驗優勢,綜合運用信息化技術、數據分析能力、智能化管理手段,建成“香滿漠陽·數字陽春高質量發展”項目。加強政務服務“一網通辦2.0”建設,實現各審批事項“線上線下一致”。

  (三)不斷夯實農業基礎

  嚴格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強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穩定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在77萬畝以上。抓好優勢特色農業發展,培育壯大八大精新特優農業產業,扎實推進5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打造以春砂仁為重點的南藥、陽春堅果、鱖魚、生豬、絲苗米五大百億農業產業集群。突出發展“一藥一果一魚”產業,打造以春砂仁全產業鏈為核心元素的“嶺南生態康養谷”,以“雙促”舉措進一步做強做大陽春堅果產業,以鱖魚產業“211”工程推動鱖魚全產業鏈發展。堅持全產業鏈發展思路,推動生豬產業從養殖、銷售單一模式向養殖、屠宰、加工、貿易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轉變,推動絲苗米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壯大陽春白鵝產業,建立標準化種鵝場。

  (四)持續激發消費潛能

  貫徹落實一系列穩增長促消費政策措施,辦好年貨節等促消費活動,繼續發放消費券,持續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發展農村電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兩新”工作,力促汽車、家電等消費回升向好。著力推動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以漠陽江為核心軸線,啟動漠陽江兩江三岸品質空間提升項目,加快發展山水融合旅游新模式,謀劃建設魚王石康養度假區項目等重點旅游項目,推動凌霄巖風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不斷推出旅游精品線路,引進和培育一批優質鄉村酒店品牌,接續建設18個主題驛站。持續打造消費熱點,舉辦好2025杜鵑花海·陽春雞籠頂越野賽等體育賽事,以及高流河墟等特色文旅活動,積極申報承辦省級以上大型體育賽事,謀劃集成式的戶外運動嘉年華,大力引進影視作品拍攝取景,充分釋放消費潛力。

  (五)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增強縣城承載能力,推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動工建設,加快推進11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東湖森林生態綜合示范園、大華嶺山地公園等項目建設,力爭成為省第二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力促人居環境提檔升級。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風貌管控提升,持續鞏固“六亂”整治、“三大革命”等工作成效,統籌推進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和供排水一體化建設,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和提檔升級,加速推動3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推動典型培育出新出彩。持續推動春灣鎮按照小城市標準規劃建設中心鎮,其他典型鎮全面達到“1+4+7+9+N”建設要求,8個鎮完成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推動第一、二批典型村全部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加快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打造陽春市未來鄉村發展試驗區。持續推廣成立強村公司、村企合作等富農強村模式,探索農村建設返租式酒店公寓、增加村集體和群眾收入的新模式,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六)扎實推進綠美陽春生態建設

  加快綠美生態建設。大力實施“六大行動”,做好縣鎮村綠化工作,全力打造綠美示范點,完成林分優化1.95萬畝、新造林撫育2.05萬畝、森林撫育4.95萬畝。積極發展林下經濟,結合八大精新特優農業產業,大力推廣種植春砂仁、陽春堅果等經濟林藥、林果。加強污染防治攻堅。堅決落實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持續改善大氣質量,繼續推進鋼鐵、水泥等重點工業行業節能升級改造。堅決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堅,持續推進生風河等流域治理,大力開展工業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確保地表水國考斷面穩定達標。加強土壤和固廢污染防治,著力推進工業、農業、建筑業、生活領域固體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開展春灣鎮農旅型“無廢鎮”試點示范創建。

  (七)深化改革開放創新

  加快“融灣入圈”步伐。力促廣湛高鐵陽春段、陽信高速陽春段等項目建成通車,全力配合做好陽江機場建設工作,全力構建“機場+高鐵+高速路網”大交通格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提升稅收征管效能。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建強“一基金三中心”,支持市春州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市漠陽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做大做強。完善優化工業用地出讓機制,加強工業用地“標準化”供應、“帶方案”出讓。強化科技創新賦能。動員更多優勢企業積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參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鼓勵企業積極建設省級、陽江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加強科技賦能支撐鄉村振興,指導推進孵化載體的建設與管理。

  (八)著力增進民生福祉

  穩定就業,推動就業驛站及零工市場建設,推動陽春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基礎設施及配套(一期)工程項目動工建設。提高教育水平,力促市第三中學遷建工程等項目動工建設,建成春灣中學二期項目、市第一中學附屬小學,與廣州美術學院、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深入謀劃共建藝術類學校和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加快健康陽春建設,力促成功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市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積極應對老齡化、少子化,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持續開展未成年人普法宣傳、關愛行動,推動組建春中、春南、春北片區敬老院,實現鎮(街道)“長者飯堂”全覆蓋。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