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我們作為大部制改革的新組建部門,將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精神,認真履行新職能,完成新任務。特別是突出發展工業這一重點,堅持以科技為支撐,以信息化為引領,加快推進陽江新型工業化進程。今年工業增長要確保16%以上。重點抓好如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快產業轉移園建設,完善承接產業轉移載體
一是加強協調指導,力促各園區加快開發建設步伐,加緊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的吸引力和承載力。二是落實鼓勵措施,推動各園區認真落實好鼓勵企業加快投資建廠的獎勵措施,力促建成項目盡快達產、在建項目加快建設進度、已簽約項目盡快動土建設,使全市各個園區年內形成大投入、大開發、大建設熱潮。三是加大園區宣傳推介力度,利用各種渠道廣泛宣傳推介園區,提高園區知名度。加快融入珠三角,聯手推進產業轉移,承接符合環保要求的產業和項目。四是指導園區招商引資,積極引導企業、項目進園,著力培育園區主導產業,加快發展相關配套產業和產業鏈,盡快吸引企業集聚,盡快形成產業集群,發揮園區輻射和帶動作用。
二、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壯大工業規模
一是加快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采取措施,爭取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廣東華夏陽西電廠3、4號機組盡快上馬,推進海陵島風電、陽東華能風電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陽江核電站建設,謀劃建設核電設備工業園。爭取鎳合金項目盡快上馬,力促嘉吉糧油擴產,確保華潤水泥等重點工業項目年內投產。二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以省市共建產業基地為契機,認真落實好《中共陽江市委辦公室、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陽江五金刀剪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精神,大力發展和提升五金刀剪產業,打造五金刀剪產業基地;以漢能LED等項目建設為重點,培育壯大光伏產業;以寶馬利公司為龍頭,大力發展汽車零配件產業;著力做大做優水泥和特殊鋼產業,引進和扶持大型企業對水泥和特殊鋼等行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配套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逐步形成農產品加工產業群。三是整合優化臨港資源,推動一批重化項目建設,打造臨港工業基地。四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大扶持和引導力度,發展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突出抓好五金刀剪等國家、省級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建設。
三、抓住關鍵謀求突破,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一是積極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企業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技術改造。重點扶持五金刀剪、食品醫藥、紡織服裝、木材家具、特殊鋼和水泥等傳統產業中的骨干企業做優做強。二是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平臺建設,實施創新載體建設工程,扶持有條件的企業組建國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三是深化省部產學研合作,建立健全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爭取更多科技特派員進駐我市企業,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建產學研研發基地。四是實施“節能減耗與可再生能源”工程,繼續做好節能降耗工作,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五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繼續抓好農村科技信息“直通車”工程建設,推廣、應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積極推進省級農業科技產業化示范基地,省級健康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省級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城鎮化技術集成試點和省級水產、北運菜、南藥星火產業帶的建設。
四、應用信息技術,建設無線城市
一是引導企業利用信息技術、信息產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二是加快建設五金刀剪信息服務公共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數據共用、信息互通。三是推進我市無線城市建設,打造一個無線3G網絡平臺,面向企業和公眾開展無線政務、無線企業、無線民生等業務應用,引領3G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的普及應用。四是加強協調指導,爭取電信運營商以質優價廉產品服務廣大企業。
五、加強服務工作,促進創新發展
一是加強項目跟蹤協調和服務,為嘉吉糧油、龍尚鞋業、德爾電器二期、漢能LED、寶馬利空調、萬事達水產、信海建筑、華潤水泥、海螺水泥等重大項目早日建成投產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二是加強企業服務。做好2010年工業集中服務月活動有關工作,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三是著力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加大對擔保機構的扶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四是加強科技服務。做好科技下鄉和科技服務月活動等工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快創名牌名標工作,大力促進企業創新和發展。
六、加強黨建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設。圍繞我局工作的中心任務,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本系統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全面提高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使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抓好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加強對科技、工業計劃立項、經費管理的制約和監督,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領域,把反腐倡廉建設各項工作任務抓緊抓好,抓出成效,為我市科技工業和信息化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